午后

词典解释: wǔ hòu 1.下午。国语辞典注音 ㄨˇ ㄏㄡˋ  拼音 wǔ hòu正午十二點鐘以後。▶ 唐.白居易〈慵不能〉詩:「午後恣情寢,午時隨事餐。」▶ 《老殘遊記.第二回》:「次日清晨起來,喫點兒點心,便搖著串鈴滿街踅了一趟,虛應一應故事。午後便步行至鵲華橋邊,雇了一隻小船。」

词典名字:

午后

词典发音:

wǔ hòu

国语辞典

午后 wǔhòu

[in the afternoon] 下午

午后攻城。——《广东军务记》

午后方熄。

午后又开西门。

基本解释

午后[ wǔ hòu ]

⒈  正午十二点钟以后。

唐·白居易〈慵不能〉诗:「午后恣情寝,午时随事餐。」
老残游记·第二回》:「次日清晨起来,吃点儿点心,便摇著串铃满街踅了一趟,虚应一应故事。午后便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一只小船。」

引证解释

⒈  下午。

北齐书·萧放传》:“所居庐室前有二慈乌来集,各据一树为巢,自午以前,驯庭饮啄,午后更不下树。”
白居易 《慵不能》诗:“午后恣情寝,午时随事餐。”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次日午后, 安太太 便先回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午后 (汉语词汇)

  • 中午以后,晚上以前。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