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面官

词典解释

辽代统治汉人的行政机构,与*北面官相对而言。太宗时因境内汉族人口日增,原有职官过于简单,因分设两套官僚机构,“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世宗时渐完备。内设三省、六部、台、院、寺、监;外设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都模仿唐代制度。机构庞大,而职简权轻,难与北面官比拟。

词典名字:

南面官

词典发音:

nán miàn guān

国语辞典
  • 辽太宗·耶律德光统治中国北部后,官分南北,南面官有南面京官、南面朝官、南面宫官、南面方州官,南面分司官、南面财赋官、南面军官、南面边防官等,专治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参阅《辽史•百官志三、四》。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辽太宗 耶律德光 统治 中国 北部后,官分南北,南面官有南面京官、南面朝官、南面宫官、南面方州官,南面分司官、南面财赋官、南面军官、南面边防官等,专治 汉 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参阅《辽史·百官志三、四》。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南面官

  • 南面官,辽官名。辽代统治汉人的行政机构系统,与北面官相对而言。其制在太宗时初步形成,辽太宗耶律德光时,因汉族人口日增,原有的职官过于简单,至世宗天禄元年(947)分置北南枢密院,“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世宗耶律阮时,南面官系统逐渐完备,京城设三省、六部、台、院、寺、监;京外设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都是模仿唐代制度。机构虽然庞大,但职简权轻,远不能与北面官之权力相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