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戏

词典解释: yè zi xì 1.古代一种以叶子格为用具的博戏。国语辞典注音 ㄧㄝˋ ˙ㄗ ㄒㄧˋ  拼音 yè zi xì稱賭博用的紙牌。▶ 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三.葉子戲》:「品外錄:唐國昌公主會韋氏族于廣化里,韋氏諸家好為葉子戲。歐陽公亦云唐人宴聚盛傳葉子格,袁文謂此唐之讖也。」亦稱為「鬥牌」、「葉子格」。

词典名字:

叶子戏

词典发音:

yè zi xì

国语辞典
1.古代一种以叶子格为用具的博戏。
基本解释

叶子戏[ yè zi xì ]

⒈  称赌博用的纸牌。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三·叶子戏》:「品外录:唐国昌公主会韦氏族于广化里,韦氏诸家好为叶子戏。欧阳公亦云唐人宴聚盛传叶子格,袁文谓此唐之谶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以叶子格为用具的博戏。叶子戏的内容各代不尽相同, 唐 宋 兼用骰子, 明 清 时称吊牌为叶子戏,与 唐 宋 不同。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咸通 九年, 同昌公主 出降,宅于 广化里 …… 韦 氏诸家,好为叶子戏。”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叶子戏》:“《品外録》:唐 国(同)昌公主 会 韦 氏族于 广化里,韦 氏诸家好为叶子戏。 欧阳公 亦云:唐 人宴聚盛传叶子格…… 马令 《南唐书》:李后主周氏,又编《金叶子格》,即今之纸牌也。 《辽史》称为叶格,见第三卷。则纸牌之戏 唐 已有之。今之以《水滸》人分配者,盖沿其式而易其名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叶子戏

  • 叶子戏是一种古老的中国纸牌博戏,类似于升官图,兼用骰子掷玩,最早出现于汉代,被认为是扑克、字牌和麻将的鼻祖。叶子戏是世界可考的最早的古代扑克牌雏形,扑克的多种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被人接受的就是现代扑克起源于中国的“叶子戏”。叶子戏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至清代,样式及打法已基本完善,并有逐渐演变至马吊牌的说法。因此,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