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禘

词典解释

古时除丧,奉死者神主入祭于宗庙,谓之“吉禘”。 《春秋·闵公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 庄公 。” 杜预 注:“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於庙,庙之远主当迁入祧,因是大祭,以审昭穆,谓之禘。”《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后六月,又吉禘於太庙而致 釐公 ,《春秋》讥之。”

词典名字:

吉禘

词典发音:

jí dì

国语辞典
  • 古时除丧,奉死者神主入祭于宗庙,谓之“吉禘”。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时除丧,奉死者神主入祭于宗庙,谓之“吉禘”。

    《春秋·闵公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 庄公。”
    杜预 注:“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於庙,庙之远主当迁入祧,因是大祭,以审昭穆,谓之禘。”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后六月,又吉禘於太庙而致 釐公,《春秋》讥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吉禘

  • jí dì ㄐㄧˊ ㄉㄧˋ
  • 吉禘
  • 网古时除丧,奉死者神主入祭于宗庙,谓之“吉禘”。《春秋·闵公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 庄公 。” 杜预 注:“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於庙,庙之远主当迁入祧,因是大祭,以审昭穆,谓之禘。”《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后六月,又吉禘於太庙而致 釐公 ,《春秋》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