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民

词典解释: lì mín1.官吏与庶民。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ˋ ㄇㄧㄣˊ  拼音 lì mín官吏與庶民。▶ 《漢書.卷二.惠帝紀》:「省法令妨者,除挾書律。」▶ 《文選.朱叔元.為幽州牧與彭寵書》:「伯通與語,何以為顏,步行拜起。」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21页 第1卷 521

词典名字:

吏民

词典发音:

lì mín

国语辞典
官吏与庶民。
基本解释

吏民[ lì mín ]

⒈  官吏与庶民。

《汉书·卷二·惠帝纪》:「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
《文选·朱叔元·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伯通与吏民语,何以为颜,步行拜起。」

引证解释

⒈  官吏与庶民。

墨子·号令》:“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讙嚣。”
《汉书·武帝纪》:“其令州县,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清 汪懋麟 《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吏民

  • 吏民,官吏与庶民的意思,出自《墨子·号令》:“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讙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