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等

词典解释: yì děng 1.不同等级。 2.超出一般;特等。 3.指德才特出的人。

词典名字:

异等

词典发音:

yì děng

国语辞典
1.不同等级。 2.超出一般;特等。 3.指德才特出的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不同等级。

《韩非子·八经》:“礼施异等,后姬不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舒守谦 ﹞十年居 元舆 舍,未尝一日有间,至於车服饮饌,亦无异等。”

⒉  超出一般;特等。

《汉书·循吏传·王成》:“治有异等之效。”
颜师古 注:“异於常等。”
宋 苏轼 《厚货财策》之二:“今之土兵,所以钝弊劣弱而不振者,彼见郡县有禁兵而待之异等,是以自弃于贱隶役夫之间,而将吏亦莫之训也。”

⒊  指德才特出的人。

《史记·滑稽列传》:“赏异等,罚不肖。”
《新唐书·韦处厚传》:“举贤良方正异等,宰相 裴垍 引直史馆。”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武帝 元封 五年,詔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异等

  • 异等,汉语词汇。
  • 拼音:yì děng
  • 释义:1、不同等级。2、超出一般;特等。3、指德才特出的人
  • 出处《韩非子·八经》:“礼施异等,后姬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