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子

词典解释: ní zi 1.一种较厚密的毛织品,多用来做制服﹑大衣等。国语辞典注音 ㄋㄧˊ ˙ㄗ  拼音 ní zi毛織品,質料較厚密。▶ 如:「他自英國帶回上好的,作為母親六十歲生日禮物。」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718页 第3卷 312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42页

词典名字:

呢子

词典发音:

ní zǐ

国语辞典

呢子 nízi

[woollen cloth(for heavy clothing)] 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多用来做制服、大衣等

基本解释

呢子[ ní zi ]

⒈  毛织品,质料较厚密。

如:「他自英国带回上好的呢子,作为母亲六十岁生日礼物。」

英语woolen cloth

法语étoffe de laine

引证解释

⒈  一种较厚密毛织品,多用来做制服、大衣等。

曹靖华飞花集·往事漫忆--怀周恩来同志》:“在 重庆 时期,有一次,总理着人送了一块 延安 织的呢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呢子

  • 呢子,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多用来做制服、大衣等。呢子面料由于风格新颖别致,挺括中不失柔软,朴实中又不失时尚,粗犷中蕴涵典雅,故在秋冬市场十分走俏。在新世界国际经营呢子面料的街道上,混纺色织、彩色高花、人字呢、格子呢、高花呢、燕子格等面料纷纷进入商场,让商家看到了秋冬市场的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