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棒

词典解释: shào bàng 1.行路防身的长木棍。国语辞典注音 ㄕㄠˋ ㄅㄤˋ  拼音 shào bàng行路時做為防身用的短棍棒。▶ 《水滸傳.第七三回》:「拿得一伙牛子,有七八個車箱,又有幾束。」或作「梢棒」、「稍棒」。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764页 第3卷 358

词典名字:

哨棒

词典发音:

shào bàng

国语辞典

哨棒 shàobàng

[stick] 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辞别场长出山的时候,自己也仿佛不是离开红石崖,倒像…提了哨棒,要大踏步迈向 景阳冈。——《猎户》

基本解释

哨棒[ shào bàng ]

⒈  行路时做为防身用的短棍棒。也作「梢棒」、「稍棒」。

《水浒传·第七三回》:「拿得一牛子,有七八个车箱,又有几束哨棒。」

引证解释

⒈  行路防身的长木棍

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 拿了哨棒,三个出酒店前来作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哨棒

  • 哨棒 shào bàng。行路防身用的棍棒。出自《水浒全传》第二十三回写武松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