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

词典解释: táng shān1.复姓。 2.华侨对祖国的习称。国语辞典注音 ㄊㄤˊ ㄕㄢ  拼音 táng shān1. 海外華僑對中國的稱呼。以前海外各地的中國人多來自背山面海的閩粵,愈向內地深入,山勢愈高,整個中國在印象中成了高不可測的大山,再與歷史上聲威遠播的唐相聯,遂有一稱。臺灣光復前,因孤懸海外,又為外族占據,所以民間亦稱中國大陸為「」。2. 城市名。見「市」條。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773页 第3卷 367

词典名字:

唐山

词典发音:

táng shān

国语辞典
1.复姓。 2.华侨对祖国的习称。
基本解释

唐山[ táng shān ]

⒈  海外华侨对中国的称呼。以前海外各地的中国人多来自背山面海的闽粤,愈向内地深入,山势愈高,整个中国在印象中成了高不可测的大山,再与历史上声威远播的唐相联,遂有唐山一称。台湾光复前,因孤悬海外,又为外族占据,所以民间亦称中国大陆为「唐山」。

⒉  城市名。参见「唐山市」条。

英语Tangshan prefecture level city in Hebei

德语China (Eig, Geo)​, Tangshan (Eig, Geo)​, Tangshan (Eig, Fam)​

法语Tangshan

引证解释

⒈  复姓。

《汉书·礼乐志》:“又有房中祠乐, 高祖 唐山 夫人所作也。”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唐山,姓也。”

⒉  华侨对祖国的习称。

许地山 《商人妇》:“我想你瞧我底装束像 印度 妇女,所以猜疑我不是 唐山 人。”
秦牧黄金海岸·五十年的沧桑》:“南军北军总在打仗, 唐山 总没有个安宁的日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唐山 (河北省地级市)

  • 唐山,简称“唐”,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副中心城市。总面积为13472平方千米。
  • 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素有“北方瓷都”之称。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素有“冀东三支花”之称的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截至2017年,唐山市下辖7区、5县、2县级市,户籍总人口759.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0.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0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24亿元。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290元。
  • 唐山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曾于1991年举办第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运动会,并于2016年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