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

词典解释

突厥汗国创始人。亦称吐门,意为“万夫长”。初为突厥部落首领,受柔然统治。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合并铁勒五万多帐落,势力渐大。大统十七年娶西魏长乐公主。废帝元年(552年)大败柔然,自称伊利可汗。突厥碑文作布民可汗。

词典名字:

土门

词典发音:

tǔ mén

国语辞典
  • 东突厥第一代可汗名土门。也写作吐门。意为“万夫长”。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东突厥 第一代可汗名 土门。也写作 吐门。意为“万夫长”。 《周书·异域传下·突厥》:“突厥 者,盖 匈奴别种,姓 阿史那氏 ……其后曰 土门,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繒絮,愿通中国。

    大统 十一年, 太祖酒泉胡 安诺槃陁 使焉。其国皆相庆曰:‘今大国使至,我国将兴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土门 (西安城门)

  • 土门原名开远门,是西安西郊的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