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官

词典解释


官名。《周礼》分设六官,*司徒称地官,掌管土地和人民。
道教信奉的三官之一。详“三官”。

词典名字:

地官

词典发音:

dì guān

国语辞典
1.古代六官之一。 2.神名。道家以天官﹑地官﹑水官为三官。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六官之一。参阅《通典·职官五》。

《周礼·地官·序官》:“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稽古帝王之设地官司徒之职,实兼教养。”
唐 武则天 曾改户部为地官(旋复旧),因亦以地官称户部长官。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帝念其功,还公于朝。陟于地官,且长百僚。”
马其昶 校注:“守户部尚书。”

⒉  神名。道家以天官、地官、水官为三官。详“三官”。

梅尧臣 《观杨之美画》诗:“地官既失不可知,此画传是 阎令 为。”
《宋史·方伎传上·苗守信》:“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録人之善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地官

  • 地官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仙。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一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 奉祀: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为神诞之日,道教徒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箓、黄箓道场,以祈福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