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正

词典解释

我国古代历法之一。指 殷 代以丑月(夏历十二月)为正月的历法。

词典名字:

地正

词典发音:

dì zhèng

国语辞典
我国古代历法之一。指殷代以丑月(夏历十二月)为正月的历法。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历法之一。指 殷 代以丑月(夏历十二月)为正月的历法。参见“三正”。

班固 《白虎通·三正》:“十二月之时,万物始牙而白。白者阴气,故 殷 为地正,色尚白也。”
礼记·檀弓上》“殷 人尚白” 郑玄 注“以建丑之月为正” 唐 孔颖达 疏:“殷 质法天,而为地正。”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卫灵公十三》:“其説备於 刘歆三统历》。古时迭用此法, 夏 则改 尧 舜 所用 顓頊 之地正,而復上古之人正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地正

  • 地正,读音dì zhèng,汉语词语,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出自《白虎通·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