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一足

词典解释

《吕氏春秋·察传》载:鲁哀公问孔子,舜时的乐官夔是否只有一足,孔子说:“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意谓一夔已足,不必多求,而误传为夔只有一足的神话。参见“一夔已足”。

词典名字:

夔一足

词典发音:

kuí yī zú

国语辞典
《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于人,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后因以"夔一足"表示有真才者一人即足。参见"一夔已足"。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 问於 孔子 曰:‘乐正 夔,一足,信乎?’ 孔子 曰:‘昔者 舜 欲以乐传教於天下,乃令 重黎 举 夔 於草莽之中而进之, 舜 以为乐正。 夔 於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故曰 夔 一足,非一足也。’”后因以“夔一足”表示有真才者一人即足。参见“一夔已足”。

重黎 又欲益求於人, 舜 曰:“……若 夔 者一而足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夔一足

  • 夔一足出自《吕氏春秋·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