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

词典解释: dà dāo 1.古代一种兵器﹐带有长柄的刀。 2.指用作武器的短柄长刀。 3.指刀币﹐古代齐国的货币。宋梅尧臣有《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其一﹐齐之﹐长五寸半;其一﹐王莽时金错刀﹐长二寸半》诗。国语辞典注音 ㄉㄚˋ ㄉㄠ  拼音 dà dāo武器名。為單刃厚背的兵器。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067页 第2卷 1323

词典名字:

大刀

词典发音:

dà dāo

国语辞典
1.古代一种兵器﹐带有长柄的刀。 2.指用作武器的短柄长刀。 3.指刀币﹐古代齐国的货币。宋梅尧臣有《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其一﹐齐之大刀﹐长五寸半;其一﹐王莽时金错刀﹐长二寸半》诗。
基本解释

大刀[ dà dāo ]

⒈  武器名。为单刃厚背的兵器。

英语broadsword, large knife, machete

德语Hellebade (Shaolin Kung Fu Übungsgerät)​

法语sabre, grand couteau, machette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兵器,带有长柄的刀。

《晋书·刘曜载记》:“安 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
《三国演义》第六六回:“见 云长 青巾緑袍,坐於船上,傍边 周仓 捧着大刀。”

⒉  指用作武器的短柄长刀。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章:“刘宗敏 一马当先,一双大刀在黄昏的烟霭飞尘中闪着白光。”

⒊  指刀币,古代 齐国 的货币。 宋 梅尧臣 有《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其一,齐之大刀,长五寸半;其一,王莽时金错刀,长二寸半》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