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招

词典解释: dà zhāo 1.古乐名。即《大韶》。 2.《楚辞》篇名。相传为屈原所作。或云景差作。王夫之解题云:"此篇亦招魂之辞。略言魂而系之以大﹐盖亦因宋玉之作而广之。"后用以泛指招魂或悼念之辞。国语辞典注音 ㄉㄚˋ ㄓㄠ  拼音 dà zhāo楚辭篇名。傳說為屈原流放九年,恐命將終,故其魂,因以諷諫,而作此篇。一說為景差所作。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090页 第2卷 1346

词典名字:

大招

词典发音:

dà zhāo

国语辞典
1.古乐名。即《大韶》。 2.《楚辞》篇名。相传为屈原所作。或云景差作。王夫之解题云:"此篇亦招魂之辞。略言魂而系之以大﹐盖亦因宋玉之作而广之。"后用以泛指招魂或悼念之辞。
基本解释

大招[ dà zhāo ]

⒈  楚辞篇名。传说为屈原流放九年,恐命将终,故大招其魂,因以讽谏,而作此篇。一说为景差所作。

引证解释

⒈  古乐名。即《大韶》。

蔡邕 《独断·五帝三代乐之别名》:“舜 曰《大韶》,一曰《大招》。”

⒉  《楚辞》篇名。相传为 屈原 所作。或云 景差 作。

王夫之 解题云:“此篇亦招魂之辞。略言魂而繫之以大,盖亦因 宋玉 之作而广之。”
后用以泛指招魂或悼念之辞。 清 钱谦益 《<陈乔生诗集>序》:“乔生 为我写一通焚之 文忠 墓前,以当‘大招’。”
蒋士铨一片石·祭碑》:“儿孙拜墓村酒旌节临江赋‘大招’。”
龚自珍 《水调歌头》词:“一掬‘大招’泪,洒向暮云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大招

  • 《大招》是《楚辞》中的作品,相传为屈原或景差所作。此诗在内容上可分两部分:一是极力渲染四方的种种凶险怪异,二是着意烘托楚国故居之美,最后又大力称颂楚国任人唯贤、政治清明、国势强盛等,以诱使灵魂返回楚国。全诗文字精练,辞意醇古,风格雅淡,特别是写景、状物、叙事时层层铺张,大段排比,对称整齐,显示了由辞到赋的发展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