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濩

词典解释

简称《濩》《護》;亦称《韶濩》。*六舞之一。相传为商代纪念商汤伐桀功勋的乐舞。一说大濩与为纪念商汤为民求雨的乐舞《桑林》有关。周代用以祭祀始祖姜嫄(见《墨子·三辩》《周礼·春官·大司乐》注)

词典名字:

大濩

词典发音:

dà huò

国语辞典
周代乐舞之一。相传为成汤时作。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乐舞之一。相传为 成汤 时作。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郑玄 注:“《大濩》, 汤 乐也。”
《庄子·天下》:“黄帝 有《咸池》, 尧 有《大章》, 舜 有《大韶》, 禹 有《大夏》, 汤 有《大濩》, 武王、周公 作《武》。”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大濩

  • 大濩是商代乐舞,和夏代的乐舞《大夏》一起在奴隶制社会成为昭显统治者功德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