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

词典解释: tiān shān 1.山名。(1)一名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杭爱山脉。北魏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焘击柔然﹐从浚稽山北向﹐即此。(2)唐时称伊州﹑西州以北一带山脉为。也称白山﹑折罗漫山。伊州﹑今新疆哈密县;西州﹐今吐鲁番盆地一带。参阅《元和郡县志.伊州》﹑《太平寰宇记.伊州》。 2.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苏联中亚细亚。全长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为塔里木﹑准噶尔两盆地的分界。系由数列东西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国语辞典注音 ㄊㄧㄢ ㄕㄢ  拼音 tiān shān山脈名。位於新疆省中部,大致作東西走向,由許多平行山脈組成,高峻而寬闊,以西部汗騰格里山為最高峰,海拔七千公尺以上。山脈的構造很複雜,包括很多由斷層作用形成的谷地和盆地,如伊犁縱谷、哈密盆地、吐魯番窪地等。高處在雪線以上,上多冰河。分新疆為南北二路,北路稱為準噶爾盆地,或稱北疆,南路稱為塔里木盆地,或稱南疆,對新疆省自然與人文的影響甚大。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150页 第2卷 1406

词典名字:

天山

词典发音:

tiān shān

国语辞典

天山 Tiān Shān

[Tianshan] 亚洲中部大山系,东段在中国新疆中部,西段在中亚。多5000米以上山峰,主峰托木尔峰7439米

基本解释

天山[ tiān shān ]

⒈  山脉名。位于新疆省中部,大致作东西走向,由许多平行山脉组成,高峻而宽阔,以西部汗腾格里山为最高峰,海拔七千公尺以上。天山山脉的构造很复杂,包括很多由断层作用形成的谷地和盆地,如伊犁纵谷、哈密盆地、吐鲁番洼地等。天山高处在雪线以上,上多冰河。天山分新疆为南北二路,北路称为准噶尔盆地,或称北疆,南路称为塔里木盆地,或称南疆,对新疆省自然与人文的影响甚大。

英语Tianshan mountain range between XinJiang and Mongolia and Kyrgyzstan

引证解释

⒈  山名。(1)一名 燕然山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 杭爱山脉。北魏 太延 四年(公元438年) 拓跋焘 击 柔然,从 浚稽山 北向 天山,即此。(2) 唐 时称 伊州、西州 以北一带山脉为 天山。也称 白山、折罗漫山。伊州 、今 新疆 哈密县 ; 西州,今 吐鲁番盆地 一带。参阅《元和郡县志·伊州》、《太平寰宇记·伊州》。

⒉  亚洲 中部的大山系。横贯 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部,西端伸入 苏联 中亚细亚。全长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为 塔里木、准噶尔 两盆地的分界。系由数列东西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天山

  •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约2500千米,南北平均宽250—350千米,最宽处达8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
  • 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占地57万多平方千米,占新疆全区面积约1/3。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天山。
  • 2013年6月21日,中国境内天山的托木尔峰、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2017年7月10—17日,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就西部天山山脉申遗在内的6个自然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 中国境内天山山脉由三列平行的褶皱山脉组成,山势西高东低,山体宽广。天山北脉有阿拉套山、科古琴山、博罗科努山、博格达山等;天山中脉(主干)有阿拉喀尔山、那拉提山、艾尔温根山、霍拉山等;天山南脉有科克沙尔山、哈尔克山、贴尔斯克山、喀拉铁克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