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

词典解释: tài qīng ①天空。古人认为天由清而轻的气所构成,故称为“”: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 ②道家谓天道:行之以礼仪,建之以。 ③道教所谓“三清”之一。即最高的天神之一“太上老君”,或最高的仙境之一“圣境”。国语辞典注音 ㄊㄞˋ ㄑㄧㄥ  拼音 tài qīng1. 天空。▶ 《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敖翔,縱意容冶。」▶ 唐.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詩:「八月湖水平,涵虛混。」亦作「太虛」、「泰清」。2. 天理。▶ 《莊子.天運》:「行之以禮義,建之以。」▶ 《文選.班固.東都賦》:「今將語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監于,以變子之惑志。」3. 道家三清之一,為道德天尊所居,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泛指仙境。▶ 《抱朴子.內篇.雜應》:「上昇四十里,名為,之中,其氣甚剛,能勝人也。」▶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卷四.貶誤》:「予察君神靜有膽氣,將煩君一夕之勞。或藥成,相與期於也。」4. 南朝梁武帝的年號 (西元547~549)。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215页 第2卷 1471

词典名字:

太清

词典发音:

tài qīng

国语辞典
  • 天空。
  • 天道,自然。
  • 三清之一。道教谓元始天尊所化法身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 古人指元气之清者。
  • 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
  • 基本解释

    太清[ tài qīng ]

    ⒈  天空。唐·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也作「太虚」、「泰清」。

    《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⒉  天理。

    《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文选·班固·东都赋》:「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⒊  道家三清之一,为道德天尊所居,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泛指仙境。

    《抱朴子·内篇·杂应》:「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刚,能胜人也。」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贬误》:「予察君神静有胆气,将烦君一夕之劳。或药成,相与期于太清也。」

    ⒋  南朝梁武帝的年号 (西元547~549)​。

    引证解释

    ⒈  天空。

    《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万灵。”
    陆佃 注:“太清,天也。”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譬若 王侨 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王逸 注:“上凌太清,游天庭也。”
    唐 高适 《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圣人之道之在天下,犹日月之悬于太清也。”

    ⒉  天道,自然。

    《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成玄英 疏:“太清,天道也。”
    《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

    ⒊  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

    《淮南子·本经训》:“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
    高诱 注:“清,净也。太清无为之始者,谓三皇之时。”
    汉 班固 《东都赋》:“今将语子以 建武 之治, 永平 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⒋  古人指元气之清者。

    《淮南子·道应训》:“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
    高诱 注:“太清,元气之清者也。”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俶真。”

    ⒌  三清之一。道教谓 元始天尊 所化法身 道德天尊 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葛洪 《抱朴子·杂应》:“上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刚,能胜人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或药成,相与期於太清也。”
    明 宋濂 《调息解》:“储思乎玄玄之域,游神乎太清之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太清 (游戏《仙剑奇侠传四》角色)

  • 太清是在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四》及其衍生作品中登场的虚拟人物。
  • 昆仑琼华派第二十四代掌门,玄震、夙瑶、玄霄、云天青、夙玉等人的师父。功力高强,在位期间琼华派实力达到鼎盛时期。与宗炼等人想完成琼华先人双剑网缚妖界、全派之人肉身成仙的三代夙愿,挑起了琼华派和幻瞑界之争,最后两败俱伤,自己死于妖界之主婵幽之手而,婵幽受极大内伤。
  • 太清 (汉语词语)

  • 太清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ài qīng,是对关尹子贵清思想的继承。也指天道;天空。见《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