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逝

词典解释: yāo shì 1.短命早死。国语辞典注音 ㄧㄠˇ ㄕˋ  拼音 yǎo shì短命、早逝。▶ 《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陛下聰達,窮理盡性,而頃皇子連多,熊羆之祥又未感應。」▶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尊閫既已,料無起死回生之理。兄枉自灰其志,究見何益?」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203页 第2卷 1459

词典名字:

夭逝

词典发音:

yāo shì

国语辞典
短命早死。
基本解释

夭逝[ yǎo shì ]

⒈  短命、早逝

《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陛下聪达,穷理尽性,而顷皇子连多夭逝,熊罴之祥又未感应。」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尊阃既已夭逝,料无起死回生之理。兄枉自灰其志,究见何益?」

引证解释

⒈  短命早死。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陛下聪达穷理尽性,而顷皇子连多夭逝,熊羆之祥又未感应。”
宋 苏轼 《与范子功书》之一:“知得 雍信 幼孙夭逝,闻之怛然。”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其婢 玉臺 侍余二年餘,年甫十八,亦相继夭逝。”
萧三 《忆陶妹》诗:“她聪明好学工文字,不幸十四即夭逝。”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夭逝

  • 夭逝,短命早死。《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陛下聪达,穷理尽性,而顷皇子连多夭短命早死。《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陛下聪达,穷理尽性,而顷皇子连多夭逝,熊罴之祥又未感应。”逝,熊罴之祥又未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