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德

词典解释: shī dé 1.过错;罪过;失误。国语辞典注音 ㄕ ㄉㄜˊ  拼音 shī dé過失、罪過。▶ 《左傳.桓公二年》:「官之,寵賂章也。」▶ 《三國演義.第三回》:「今上即位未幾,並無,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234页 第2卷 1490

词典名字:

失德

词典发音:

shī dé

国语辞典
过错;罪过;失误。
基本解释

失德[ shī dé ]

⒈  过失、罪过。

左传·桓公二年》:「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三国演义·第三回》:「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

引证解释

⒈  过错;罪过;失误。

《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宋书·桂阳王休范传》:“先帝寝疾弥年,体疲膳少,虽神照无亏,而虑有失德。”
《宣和遗事》前集:“南朝天子失德,我兴兵来此吊伐。”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六:“对于团体的缺点知而不说,或说而不想办法,也是失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失德

  • 失德是汉语词语,
  • 拼音:shī dé
  • 释义是过错;罪过;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