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甲

词典解释

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分甲之制,始于 宋 太平天囯 八年,当时头甲有数人,至 元 明 ,头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当初 安忱 取中头甲,被言官论他是先朝宰相 安惇 之弟,係党人子孙,不可以魁多士。”参见“一甲”。

词典名字:

头甲

词典发音:

tóu jiǎ

国语辞典
  • 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分甲之制,始于·太平天国八年,当时头甲有数人,至·,头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分甲之制,始于 宋 太平天囯 八年,当时头甲有数人,至 元 明,头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见一甲”。

    《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当初 安忱 取中头甲,被言官论他是先朝宰相 安惇 之弟,係党人子孙,不可以魁多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头甲

  • 头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óu jiǎ,是指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