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棍

词典解释: jiā gùn 旧时的一种刑具,用两根木棍做成,行刑时用力夹犯人的腿。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ㄚˊ ㄍㄨㄣˋ  拼音 jiá gùn一種古代的殘酷刑具。以兩根木棍及繩索夾緊犯人腿部逼供,始於南宋理宗時。▶ 《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全刑者曰械,曰鐐,曰棍,曰拶,曰夾棍。五毒備具,呼謈聲沸然,血肉潰爛,宛轉求死不得。」▶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六》:「夾棍始於宋理宗時,以木、索並施,夾兩股間,名曰:『夾幫』;又豎堅木交辮兩股,令獄卒跳躍於上,謂之『超棍』。」亦稱為「檀木靴」。

词典名字:

夹棍

词典发音:

jiā gùn

国语辞典

夹棍 jiāgùn

[a kind of instrument of torture;instrument of torture the rack] 旧时的刑具,用两根木棍做成,行刑时用来夹挤犯人的腿

基本解释

夹棍[ jiá gùn ]

⒈  一种古代的残酷刑具。以两根木棍及绳索夹紧犯人腿部逼供,始于南宋理宗时。

《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全刑者曰械,曰镣,曰棍,曰拶,曰夹棍。五毒备具呼謈沸然,血肉溃烂宛转求死不得。」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夹棍始于宋理宗时,以木、索并施,夹两股间,名曰:『夹帮』;又竖坚木交辫两股,令狱卒跳跃于上,谓之『超棍』。」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残酷刑具。两根木棍做成,行刑时夹犯人腿部。

《明史·刑法志三》:“全刑者曰械,曰镣,曰棍,曰桚,曰夹棍。”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六:“夹棍始於 宋理宗 时,以木索并施,夹两股间,名曰夹帮。”
洪深赵阎王》第二节第六幕:“官儿大怒,指挥左右,将老者上了夹棍,老者痛得昏绝了去。”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夹棍

  • 夹棍亦称三尺木之刑。是指中国封建司法官吏逼取人犯口供时所用的刑具。其使用方法,是用3根相连木棍夹挤受刑者足部,使之产生剧痛。夹棍有法定规格,但时有变化。该刑具始于南宋理宗时。明清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