嬖子

词典解释

犹庶子。姬妾所生之子。《左传·闵公二年》:“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 南朝 梁 元帝 《金楼子·杂记下》:“主有三殆:倍德而好色,亲諂諛,远忠直,嬖子众多,嫡嗣无立,是一殆也。”

词典名字:

嬖子

词典发音:

bì zǐ

国语辞典
犹庶子。姬妾所生之子。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犹庶子。姬妾所生之子。

左传·闵公二年》:“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
南朝 梁 元帝 《金楼子·杂记下》:“主有三殆:倍德而好色,亲諂諛,远忠直,嬖子众多,嫡嗣无立,是一殆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嬖子

  • 解释
  • 嬖子,犹庶子。姬妾所生之子。
  • 出处
  • 《左传·闵公二年》:“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 南朝 梁 元帝 《金楼子·杂记下》:“主有三殆:倍德而好色,亲谄谀,远忠直,嬖子众多,嫡嗣无立,是一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