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帖

词典解释: zì tiěr 1.写着简单话语的纸条,多为通知﹑启事之类。国语辞典注音 (一)ㄗˋ ㄊㄧㄝˇ  拼音 zì tiě記有文字的便條、簡帖。▶ 《恨海.第六回》:「仍舊寫幾個兒,在碼頭上要路貼下,說明我們已經南下。」(二)ㄗˋ ㄊㄧㄝˋ zìh tiè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261页 第4卷 19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30页

词典名字:

字帖

词典发音:

zì tiè

国语辞典

字帖 zìtiè

[copybook;rubbings from calligrapher's incriptions] 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

基本解释

字帖[ zì tiě ]

⒈  记有文字的便条简帖

《恨海·第六回》:「仍旧写几个字帖儿,在码头上要路贴下,说明我们已经南下。」

字帖[ zì tiè ]

⒈  学习书法所用的临摹范本。

如:「选用字帖是练习书法的第一步工作。」

英语copybook (for calligraphy)​

德语Schönschreibheft, Schreibheft (S)​

法语modèle d'écriture

引证解释

⒈  写着简单话语的纸条,多为通知、启事之类。

《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 笑道:‘姑娘请站着,有一个字帖儿,瞧瞧写的是甚么话。’”
恨海》第六回:“仍旧写几个字帖儿,在码头上要路贴下,説明我们已经南下。”
洪深申屠氏》第六本:“(放大)押司解包,见里面全是银子,夹有字帖。(加圈)上写‘事不宜迟’。”

⒉  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多为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

冰心 《斯人独憔悴》:“每天临几张字帖,读几遍 唐 诗,自己在小院子里,浇花种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字帖

  • 字帖(zì tiè)是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多为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字帖多为儿童识字练字是习字形时使用,有塑字体的作用。字帖按字体划分,可以分为楷书、草书、行书、隶书、篆书等字体。
  • 字帖来历:古代著名的书法都被刻在石碑上,后人为了临摹他们的书法就把石碑上的字用纸拓下来,然后临摹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