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

词典解释: gū luán 1.孤单的鸾鸟。比喻高人隐士。 2.孤单的鸾鸟。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 3.琴曲名。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 ㄌㄨㄢˊ  拼音 gū luán原指失偶的鸞鳥,而用來比喻孤獨失偶的人。▶ 唐.盧照鄰〈長安古意〉詩:「生憎悵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唐.楊烱〈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鏡裡,孤鸞別鶴之哀。」

词典名字:

孤鸾

词典发音:

gū luán

国语辞典
1.孤单的鸾鸟。比喻高人隐士。 2.孤单的鸾鸟。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 3.琴曲名。
基本解释

孤鸾[ gū luán ]

⒈  原指失偶的鸾鸟,而用来比喻孤独失偶的人。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生憎怅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唐·杨烱〈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鸾别鹤之哀。」

引证解释

⒈  孤单的鸾鸟。比喻高人隐士。

南朝 梁 江淹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譬如明月色,流采映岁寒。一待黄冶就,青芬迟孤鸞。”

⒉  孤单的鸾鸟。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参见“孤鸞照镜”。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二:“抱松伤别鹤,向镜絶孤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 妇 湘 妃之怨。”
宋 张先 《卜算子》词:“临镜无人为整装,但自学孤鸞照。”
明 张珽 《龙膏记·空访》:“长垂天幔孤鸞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多应是犯孤鸞,红颜数奇。”

⒊  琴曲名。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五:“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鸞》。”
宋 苏轼 《欧阳晦夫惠琴枕》诗:“《孤鸞》、《别鵠》谁復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孤鸾

  • 孤鸾:汉语词语
  • 孤鸾:词牌名
  • 孤鸾 (汉语词语)

  • 孤鸾,汉语词汇,本意为孤单的鸾鸟。用来比喻高人隐士。 又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