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规

词典解释: xué guī 1.学校的规章。国语辞典注音 ㄒㄩㄝˊ ㄍㄨㄟ  拼音 xué guī學校裡的規範、法則。▶ 《宋史.卷四二九.道學傳三.朱熹傳》:「訪白鹿洞書院遺址,奏復其舊,為學規,俾守之。」

词典名字:

学规

词典发音:

xué guī

国语辞典
学校的规章。
基本解释

学规[ xué guī ]

⒈  学校里的规范法则

《宋史·卷四二九·道学传三·朱熹传》:「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引证解释

⒈  学校的规章。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上:“先生乃制为学规,凡课试讲肄,劝督惩赏,莫不有法。”
《宋史·道学传三·朱熹》:“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 白鹿洞书院 遗址,奏復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学规

  • 学规是古代学校规章之总称。初仅为对弟子在学思想行为准则之规定,如战国时期的《弟子职》。宋代以后,扩展为学校和书院的规章制度,包括办学的宗旨和基本原则,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和成绩考核,学官和掌教的职责, 弟子的行为规则等。宋明时期书院的学规,侧重对学子为学、进德的目标、原则及方法的指导,如《白鹿洞书院揭示》。明清时期官学学规,偏重对学子思想行为的规范和限制,如《卧碑》、《圣谕广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