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祊

词典解释: zōng bēng 1.宗庙;家庙。国语辞典注音 ㄗㄨㄥ ㄅㄥ  拼音 zōng bēng宗祀、宗廟。▶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保姓受氏,以守。」▶ 《文選.陸機.辯亡論上》:「遂掃清,蒸禋皇祖。」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758页 第3卷 1352

词典名字:

宗祊

词典发音:

zōng bēng

国语辞典
  • 宗庙;家庙。
  • 基本解释

    宗祊[ zōng bēng ]

    ⒈  宗祀、宗庙。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保姓受氏,以守宗祊。」
    《文选·陆机·辩亡论上》:「遂扫清宗祊,蒸禋皇祖。」

    引证解释

    ⒈  宗庙;家庙。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絶祀,无国无之。”
    《国语·周语中》:“今将大泯其宗祊,而蔑杀民人,宜吾不敢服也。”
    韦昭 注:“庙门谓之祊。宗祊,犹宗庙也。”
    陆机 《辩亡论》上:“﹝ 吴 武烈皇帝 ﹞遂扫清宗祊,蒸禋皇祖。”
    唐 陆敬 《游隋故都》诗:“宗祊旷无象,声朔缅谁传。”
    何景明寿母赋》:“矧翁甫之齐年兮,亦欣欣而乐康。仰令则于家人兮,夙孝著于宗祊,固圣善之慈惠兮,爰日臻于嘉祥。”
    清 孙枝蔚 《览古》诗之一:“谓君须作吊,祸将及宗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宗祊

  • 宗祊,宗庙;家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