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典

词典解释: xiàn diǎn 1.法律,法典。 2.法式;典范。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ㄢˋ ㄉㄧㄢˇ  拼音 xiàn diǎn國家的典法。▶ 《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掾清識平當,明于憲典,勉恤之哉!」▶ 《南史.卷二七.孔琳之傳》:「明憲直法,無所屈橈,奏劾尚書令徐羨之憲典。」

词典名字:

宪典

词典发音:

xiàn diǎn

国语辞典
1.法律,法典。 2.法式;典范。
基本解释

宪典[ xiàn diǎn ]

⒈  国家的典法

《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勉恤之哉!」
《南史·卷二七·孔琳之传》:「明宪直法,无所屈桡,奏劾尚书令徐羡之宪典。」

引证解释

⒈  法律,法典。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勉恤之哉!”
南史·孔琳之传》:“﹝ 琳之 ﹞奏劾尚书令 徐羡之 亏违宪典。”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上孤陛下之恩,下失四海之望,请赐罢黜,别置宪典。”
清 林则徐 《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懍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⒉  法式;典范。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陋人标陋格,乃谓‘ 吴 楚 东南坼’四句,上情下景,为律诗宪典,不顾 杜陵 九原大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