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闲

词典解释

1.见“宽閒”。

2.亦作“宽闲”。亦作“宽间”。宽阔僻静。

3.从容,闲暇。

词典名字:

宽闲

词典发音:

kuān xián

国语辞典
1.见"宽闲"。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见“宽閒”。亦作“宽闲”。亦作“宽间”。

⒉  宽阔僻静。

《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 汉 郑玄 笺:“欲与士观於宽閒之处。”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耕於宽闲之野,钓於寂寞之滨,求国家之遗事,考贤人哲士终始。”
宋 秦观 《李谭汉马图赞》:“宽间之乡,水远草长,无覊无縶,乐未渠央。”
杨慎 《竹浪词》诗之六:“宽闲不似城中地,水碧金膏五百弓。”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儻容隐居奉母,媮得一宽閒寂寞之区,则私愿已足。”

⒊  从容,闲暇。

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况且道士美貌清畅情伤(肠)宽闲。”
清 唐孙华 《寿郭雉先七十》诗:“谋生麄就一菟裘,寝食宽閒得自由。”
清 林则徐 《会谕义饬知参逊迅速缴烟》:“伊欲要挟而求,岂本大臣、本部堂反不能宽间以待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宽闲

  • 宽闲,汉语词汇。
  • 拼音:kuān xián
  • 释义:1、宽阔僻静。2.从容,闲暇。
  • 《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 汉 郑玄 笺:“欲与士观於宽闲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