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贼

词典解释: sù zéi 1.长期为盗贼者。国语辞典注音 ㄙㄨˋ ㄗㄟˊ  拼音 sù zéi盜搶成習的賊。▶ 《後漢書.卷七四下.劉表傳》:「表招誘有方,威懷兼洽,其姦猾宿賊更為效用,萬里肅清,大小咸悅而服之。」▶ 《三國志.卷五五.吳書.董襲傳》:「時山陰宿賊黃龍羅、周勃聚黨數千人,策自出討,襲身斬羅、勃首,還拜別部司馬。」

词典名字:

宿贼

词典发音:

sù zéi

国语辞典
长期为盗贼者。
基本解释

宿贼[ sù zéi ]

⒈  盗抢成习的贼。

《后汉书·卷七四下·刘表传》:「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
《三国志·卷五五·吴书·董袭传》:「时山阴宿贼黄龙罗、周勃聚党数千人,策自出讨,袭身斩罗、勃首,还拜别部司马。」

引证解释

⒈  长期为盗贼者。

后汉书·刘表传》:“表 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姦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
《三国志·吴志·董袭传》:“时 山阴 宿贼 黄龙罗、周勃 聚党数千人, 策 自出讨, 袭 身斩 罗 勃 首。”
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七年》:“桂阳 宿贼 卜阳、潘鸿 等逃入深山。”
胡三省 注:“宿贼,言积久为贼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宿贼

  • 宿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ù/xiǔ/xiù zéi,是指长期为盗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