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高

词典解释: sōng gāo 1.山大而高。 2.即嵩山。国语辞典注音 ㄙㄨㄥ ㄍㄠ  拼音 sōng gāo《詩經.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詩序:「,尹吉甫美宣王也。」首章二句為:「維嶽,駿極于天。」,即崇高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235页 第3卷 829

词典名字:

崧高

词典发音:

sōng gāo

国语辞典
1.山大而高。 2.即嵩山。
基本解释

崧高[ sōng gāo ]

⒈  《诗经·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首章二句为:「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崧高,即崇高也。

引证解释

⒈  山大而高。

《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毛 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

⒉  即 嵩山。参见“嵩山”。

汉书·翼奉传》:“臣愿陛下徙都成周,左据 成皋,右阻 黽池,前乡 崧高,后介 大河。”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李梦阳》:“关中 李梦阳,崧高 之秀,上薄青冥龙门 九派一泻千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崧高

  • 《崧高》是《诗经·大雅》中的第二十五篇。为先秦时代的诗歌。全诗八章,每章八句。这是尹吉甫送别申伯的诗。《毛诗序》以为是尹吉甫美宣王,但吴闿生却认为是讥刺。这首诗的起首二句“崧高维岳,骏极于天”为后人所激赏。《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