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斗

词典解释: bā dǒu 用柳条编制以盛物的圆斗形器具。国语辞典注音 ㄅㄚ ㄉㄡˇ  拼音 bā dǒu以柳條編成用來盛物的圓斗形器具。▶ 《醒世恆言.卷一八.施潤澤灘闕遇友》:「將火照時,那扇門打得粉碎,凳子都跌倒了。車軸滾在壁邊,有粗大。」亦作「笆斗」、「栲栳」。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141页 第4卷 73

词典名字:

巴斗

词典发音:

bā dǒu

国语辞典

巴斗 bādǒu

[round-bottomed wicker basket] 用柳条编织的圆斗

基本解释

巴斗[ bā dǒu ]

⒈  以柳条编成用来盛物的圆斗形器具。也作「笆斗」、「栲栳」。

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将火照时,那扇门打得粉碎,凳子都跌倒了。车轴滚在壁边,有巴斗粗大。」

英语round-bottomed wicker basket

引证解释

⒈  一种容器,底为半球形,一般用竹、藤或柳条等编制而成。今多作“笆斗”。

《老残游记》第十回:“北墙上嵌了两个滴圆夜明珠,有巴斗大小。”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破上半斗小米子,搁巴斗里,入在井里泡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巴斗

  • 巴斗:用柳条编织的圆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