笆斗

词典解释: bā dǒu 柳条编的盛器,底部半球形:盛了一豆子。国语辞典注音 ㄅㄚ ㄉㄡˇ  拼音 bā dǒu用柳條、竹子、木片等編成,可以盛糧食的器物,底為半球形。通常容一斗,大者可容三、五斗。亦作「巴斗」、「栲栳」。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272页 第8卷 111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8页

词典名字:

笆斗

词典发音:

bā dǒu

国语辞典

笆斗 bādǒu

[round-bottomed wicker basket] 用竹子或柳条编的圆底器物

基本解释

笆斗[ bā dǒu ]

⒈  用柳条、竹子、木片等编成,可以盛粮食的器物,底为半球形。通常容一斗,大者可容三、五斗。也作「巴斗」、「栲栳」。

英语round-bottomed basket

德语geflochtener Weidenkorb, Korb (S)​

引证解释

⒈  用柳条编成的一种盛器,底为半球形。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兴甫 闻之,携一笆斗,置钱数千以往。”
茹志鹃 《收穫时节》:“仓库的紧隔壁是一个碾米厂,厂门口正有许多工人披着一大块白布,掮着一笆斗一笆斗的白米朝船上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笆斗

  • 柳条等编成的一种容器,底为半球形,形状像斗。也叫栲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