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经

词典解释: cháng jīng 1.固定不变的法令规章。 2.永恒的规律。 3.通常的行事方式,常规。 4.谓习见的经书,普通的经书。 5.犹经常。国语辞典注音 ㄔㄤˊ ㄐㄧㄥ  拼音 cháng jīng1. 固定不變的法律規章。▶ 《管子.問》:「國有常經,人知終始,此霸王之術也。」▶ 《戰國策.趙策二》:「國有固籍,兵有常經,變籍則亂,失經則弱。」2. 亙古不變的規律。▶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和氣致祥,乖氣致異,祥多者 其國安,異眾者其國危,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也。」

词典名字:

常经

词典发音:

cháng jīng

国语辞典
1.固定不变的法令规章。 2.永恒的规律。 3.通常的行事方式,常规。 4.谓习见的经书,普通的经书。 5.犹经常。
基本解释

常经[ cháng jīng ]

⒈  固定不变的法律规章。

《管子·问》:「国有常经,人知终始,此霸王之术也。」
《战国策·赵策二》:「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

⒉  亘古不变的规律。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引证解释

⒈  固定不变的法令规章。

《战国策·赵策二》:“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
《管子·问》:“国有常经,人知终始,此霸王之术也。”
《清会典事例·户部·考覈》:“国家设关榷税,定其则例,详其考覈,凡以崇本抑末载诸会典,著为常经,由来已久。”

⒉  永恒的规律。

《汉书·谷永传》:“夫去恶夺弱,迁命贤圣,天地之常经,百王之所同也。”
宋 秦观 《陨星石》诗:“俯仰一气中,万化无常经。”
宋 陈亮 《祭章孟容文》:“盛衰生死,固天地之常经,而悲喜哀乐遂出乎其间者,亦情之正也。”

⒊  通常的行事方式,常规。

汉 刘向 《说苑·奉使》:“不得擅生事者谓平生常经也。”
鲁迅 《<二心集>序言》:“所以含血喷人,已成了 中国 士君子的常经,实在不单是他们的识见,只能够见到世上一切都靠金钱的势力。”

⒋  谓习见的经书,普通的经书。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门生在家闭户读书凛遵庭训,不过守着几句‘入孝出弟’的常经,那里有什么阴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时典试虑熟题有蹈袭弊,力反常经,题纸下,七艺皆符。”

⒌  犹经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盖 和 善飞梯,为仪鸞司第一手,常经入禁闥供奉,颇知曲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常经

  • 常经,拼音cháng jīng,出处《战国策·赵策二》《汉书》,固定不变的法令规章;永恒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