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舞

词典解释

一称“兵舞”。周代六小舞之一。舞者手执盾牌而舞。用于兵事,一说用于祭祀山川(见《周礼·春官·乐师》注)

词典名字:

干舞

词典发音:

gàn wǔ

国语辞典
1.亦作"干儛"。 2.古代的一种武舞。舞者执干。周代为六"小舞"之一。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干儛”。古代的一种武舞。舞者执干。 周 代为六“小舞”之一。

《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干舞者,兵舞。”
山海经·中山经》:“熊山 ……干儛,用兵以禳。”
郭璞 注:“儛者,持盾武儛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干舞

  • 干舞是中国古代舞蹈之一。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被称之为“六小舞”。是周朝时期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乐舞教材,有时也用于某些祭祀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