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舞

词典解释

周代六小舞之一。舞者执杂色散羽而舞。用于祭祀宗庙,一说用于祭祀四方(见《周礼·春官·乐师》注)

词典名字:

羽舞

词典发音:

yǔ wǔ

国语辞典
古代一种文舞,舞者执羽。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文舞,舞者执羽。

《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子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周礼·地官·舞师》:“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
郑玄 注:“析白羽为之,形如帗也。”
孙诒让 正义:“析白羽,盖亦谓析鷺鸿之羽注之橦首以为翳也。翳亦谓之翿,《乡师》先 郑 注所谓羽葆幢。”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今皇帝制羽舞以敷文德,择材官奋武卫。”
唐 权德舆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之一:“賡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羽舞

  • 羽舞是中国古代舞蹈之一。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被称之为“六小舞”,是周朝时期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乐舞教材,有时也用于某些祭祀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