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处

词典解释

1.平坦的地方,坦途。 唐 曹松 《赠镜湖处士方干》诗:“世路不妨平处少,才人惟是屈声多。”

2.平常之处。《新唐书·孟郊传》:“ 李观 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 谢 ’云。”

3.平等相处。《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题了钦差出去,凭他巡抚、巡按都是平处。”

4.评判裁决。《汉书·杜周传》:“吏民上书言便宜,有异,輒下 延年 平处復奏。” 颜师古 注:“先平处其可否,然后奏言。”《后汉书·史弼传》:“乞露臣奏,宣示百僚,使臣得於清朝明言其失,然后詔公卿平处其法。”

词典名字:

平处

词典发音:

píng chù

国语辞典
1.平坦的地方,坦途。 2.平常之处。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平坦的地方,坦途。

唐 曹松 《赠镜湖处士方干》诗:“世路不妨平处少,才人惟是屈声多。”

⒉  平常之处。

新唐书·孟郊传》:“李观 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 谢 ’云。”

⒊  平等相处。

《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题了钦差出去,凭他巡抚、巡按都是平处。”

⒋  评判裁决。

《汉书·杜周传》:“吏民上书言便宜,有异,輒下 延年 平处復奏。”
颜师古 注:“先平处其可否,然后奏言。”
后汉书·史弼传》:“乞露臣奏,宣示百僚,使臣得於清朝明言其失,然后詔公卿平处其法。”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平处

  • 平处,píng chú,ㄆㄧㄥˊ ㄔㄨˊ,平坦的地方,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