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

词典解释: nián hào 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始建,以公元前140年为建元元年。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可用几个,但明、清两代,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一般为两个字,但也有四个或六个字的。国语辞典注音 ㄋㄧㄢˊ ㄏㄠˋ  拼音 nián hào君主時代帝王紀元所立的名號。▶ 《漢書.卷六.武帝紀》「建元元年」▶ 句下唐.顏師古.注:「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於此。」▶ 《儒林外史.第一回》:「不數年間,吳王削平禍亂,定鼎應天,天下一統,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词典名字:

年号

词典发音:

nián hào

国语辞典

年号 niánhào

[title of an emperor’s reign] 纪年的名称。如:贞观(唐太宗年号)、康熙(清圣祖年号)。现在也指公元纪年为年号

基本解释

年号[ nián hào ]

⒈  君主时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

《汉书·卷六·武帝纪》「建元元年」句下唐·颜师古·注:「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儒林外史·第一回》:「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一统,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引证解释

⒈  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始于 汉武帝 时。

《汉书·武帝纪》“建元 元年” 唐 颜师古 注:“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
其后每因祥瑞或重大事故而立号改元,有一帝改立年号至十数次,一年之中改立年号至数次者。 《汉书·武帝纪》“建元 元年” 唐 颜师古 注:“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年号

  •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 年号制度发端于中国,后来朝鲜新罗在6世纪、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古代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韩国、越南因为已经废除君主制已经全面废止年号。另外中华民国所用的民国纪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