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征

词典解释: cú zhēng 1.前往征讨;出征。 2.谓远行。 3.奔流;流逝。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340页 第3卷 934

词典名字:

徂征

词典发音:

cú zhēng

国语辞典
1.前往征讨;出征。 2.谓远行。 3.奔流;流逝。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前往征讨;出征。

《书·大禹谟》:“惟时 有苗 弗率,汝徂征。”
宋 陆游 《睡起已亭午终日凉甚有赋》诗:“颇闻王旅徂征近, 敷水 条山 兴已狂。”
《金史·完颜匡传》:“徂征 三秦,震惊来附。”
《清史稿·礼志九》:“乾隆 十四年,定命将仪三……徂征仪二。”

⒉  谓远行。

《文选·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牵世婴时网,驾言远徂征。”
吕延济 注:“驾言,谓驾车马出游也。徂,往;征,行也。”
唐 李嘉祐 《送从侄端之东都》诗:“故关落叶寒日逐徂征。”
梅尧臣 《送周寺丞宰新郑》诗:“仲冬吉徂征,晓月在环玦。”

⒊  奔流;流逝。

汉 应瑒 《灵河赋》:“汾澒涌而腾騖兮,恒亹亹而徂征。”
刘基 《感怀》诗之二八:“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徂征

  • 徂征,cú zhēng,前往征讨;出征。出自《书·大禹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