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歌

词典解释: tú gē 1.无乐器伴奏的歌。 2.指无伴奏歌唱。国语辞典注音 ㄊㄨˊ ㄍㄜ  拼音 tú gē歌唱時不以樂器伴奏,稱為「」。▶ 《爾雅.釋樂》:「謂之謠。」▶ 《晉書.卷二三.樂志下》:「凡此諸曲,始皆,既而被之管絃。」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381页 第3卷 975

词典名字:

徒歌

词典发音:

tú gē

国语辞典

徒歌 túgē

[singing without music accompaniment] 指唱歌时没有伴奏,即清唱

基本解释

徒歌[ tú gē ]

⒈  歌唱时不以乐器伴奏,称为「徒歌」。

《尔雅·释乐》:「徒歌谓之谣。」
《晋书·卷二三·乐志下》:「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

引证解释

⒈  无乐器伴奏的歌。

尔雅·释乐》:“徒吹谓之和,徒歌谓之謡。”
《晋书·乐志下》:“凡此诸曲(《子夜歌》、《凤将雏歌》等),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絃。”
纳兰性德渌水杂识》卷二:“唯人声而无八音谓之徒歌,徒歌曰謡。”
朱自清 《朗读与诗》:“诗出于歌,歌特别注重节奏;徒歌如此,乐歌更如此。”

⒉  指无伴奏歌唱。

南朝 宋 颜延之 《直东宫答郑尚书》诗:“跂予旅东馆,徒歌属南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徒歌

  • 徒歌,túgē,唱歌时没有伴奏,即清唱。
  •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