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

词典解释: wù hán 1.怕冷。 2.中医称怕冷的症状。有外感和内伤两类。国语辞典注音 ㄜˋ ㄏㄢˊ  拼音 è hán中醫上指病人怕冷、畏寒的徵兆。

词典名字:

恶寒

词典发音:

è hán

国语辞典
1.怕冷。 2.中医称怕冷的症状。有外感恶寒和内伤恶寒两类。
基本解释

恶寒[ è hán ]

⒈  中医上指病人怕冷、畏寒的征兆。

引证解释

⒈  怕冷。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
陆机君子行》:“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
苏辙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之五:“提提乌鳶中,见此孤翔鸞,渐能衣裘褐,袒裼知恶寒。”

⒉  中医称怕冷的症状。有外感恶寒和内伤恶寒两类。

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病有洒淅,恶寒而復发热者,何?”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恶寒 科普中国

  • 恶寒,中医症状名。凡患者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感寒冷不能缓解的,称为恶寒。中医中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说法,故“恶寒”常为临床诊断和鉴别外感表证的重要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