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知

词典解释: suǒ zhī 1.道的;知道。 2.相识的人;要好的人。国语辞典注音 ㄙㄨㄛˇ ㄓ  拼音 suǒ zhī1. 知道的事理。▶ 《左傳.僖公三十年》:「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也。」▶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將軍之,不假僕一二談也。」2. 相知的人。▶ 《儀禮.既夕禮》:「兄弟賵奠可也,則賵而不奠。」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954页 第7卷 352

词典名字:

所知

词典发音:

suǒ zhī

国语辞典

所知 suǒzhī

(1) [knowledge]∶已掌握的知识

所知不多

(2) [acquaintance]∶指相识的人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几个人

基本解释

所知[ suǒ zhī ]

⒈  知道的事理。

《左传·僖公三十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⒉  相知的人。

《仪礼·既夕礼》:「兄弟赗奠可也,所知则赗而不奠。」

英语known, what one knows

德语gewusst

法语connu, ce que l'on sait

引证解释

⒈  所知道的;知道。

《左传·僖公三十年》:“许君 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王粲咏史诗》:“自古无殉死,达人共所知。”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圣朝赦罪责功弃瑕録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侧於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僕一二谈也。”

⒉  相识的人;要好的人。

仪礼·既夕礼》:“所知,则賵而不奠。”
《西京杂记》卷三:“余所知有 鞠道龙,善为幻术。”
唐 元稹 《莺莺传》:“张生 发其书於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所知

  • 所知,所知道的(事情)
  • 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情况下作主语或宾语。
  • 所+动词=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