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实

词典解释

唐 代民户户口和占有土地的实况记录。 唐 制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平时每年把人口及其所占田亩据实造册,再据此编成计帐,送州申报尚书省,作为全国户籍的底本。 长庆 四年, 元稹 在 同州 采取整顿赋税措施,令百姓自报,称“自通手实状”。 宋 吕惠卿 行手实法,时亦称“手实”。 宋 苏轼 《吕惠卿责授节度副使》:“手实之祸,下及鷄豚。” 宋 苏辙 《民赋叙》:“ 熙寧 中 吕惠卿 復建手实,抉私隐,崇告訐,以实贫富之等。”参阅《新唐书·食货志一》、 唐 元稹 《同州奏均田状》、《宋史·食货志上五》。

词典名字:

手实

词典发音:

shǒu shí

国语辞典
  • 代民户户口和占有土地的实况记录。
  • 唐代年终百姓将收成及田亩家产之多少,亲手如实填报报乡里,然后经乡里造籍,经县、州逐级上报,直至户部,作为国家课役赋敛的依据。到宋代,朝廷施行“手实法”。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民户户口和占有土地的实况记录。 唐 制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平时每年把人口及其所占田亩据实造册,再据此编成计帐,送州申报尚书省,作为全国户籍的底本。 长庆 四年, 元稹 在 同州 采取整顿赋税措施,令百姓自报,称“自通手实状”。 宋 吕惠卿 行手实法,时亦称“手实”。参阅《新唐书·食货志一》、 唐 元稹 《同州奏均田状》、《宋史·食货志上五》。

    宋 苏轼 《吕惠卿责授节度副使》:“手实之祸,下及鷄豚。”
    苏辙民赋叙》:“熙寧 中 吕惠卿 復建手实,抉私隐,崇告訐,以实贫富之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手实

  • 手实亦称“首实”、“手实状”、“手状”。(1)唐、宋编户呈报户口资产的文书,政府编造户籍的根据。令民呈报户口资产的规定由来已久。秦始皇“令黔首自实田”,即令民自报田亩数额,唐手实均以户主名义呈报,由里正征集。申报手实时间一般与编造计帐,户籍的年月一致。手实内容为各户之家口、年纪、田地等项。宋承唐、五代之制、行“手实法”,凡造五等籍,予以示民,令民依式为状,纳县簿记。宋代手实申报的项目极为广泛,烦琐。扰民太甚,后遂废止。(2)一些官吏所写的牒状也可称为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