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夺

词典解释: chāo duó 1.亦作"抄敚"。 2.抢劫掠夺。国语辞典注音 ㄔㄠ ㄉㄨㄛˊ  拼音 chāo duó強搶掠奪。▶ 《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紀下》:「時四方征鎮入援者三十餘萬,莫有鬥志,自相抄奪而已。」

词典名字:

抄夺

词典发音:

chāo duó

国语辞典
1.亦作"抄敚"。 2.抢劫掠夺。
基本解释

抄夺[ chāo duó ]

⒈  强抢掠夺。

《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时四方征镇入援者三十余万,莫有斗志,自相抄夺而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抄敚”。抢劫掠夺。

后汉书·刘虞传》:“虞 所賚赏典当胡夷, 瓚 数抄夺之。”
南齐书·张敬儿传》:“百姓既相抄敚, 敬儿 至 江陵,诛 攸之 亲党没入其财物数十万,悉以入私。”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时四方征镇入援者三十餘万,莫有鬭志,自相抄夺而已。”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抄夺

  • chāo duó ㄔㄠ ㄉㄨㄛˊ
  • 抄夺
  • 亦作“ 抄敚 ”。抢劫掠夺。《后汉书·刘虞传》:“ 虞 所赉赏典当胡夷, 瓒 数抄夺之。”《南齐书·张敬儿传》:“百姓既相抄敚, 敬儿 至 江陵 ,诛 攸之 亲党,没入其财物数十万,悉以入私。”《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时四方征镇入援者三十馀万,莫有鬭志,自相抄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