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

词典解释: diǎn dàng 1.以物抵押换钱。 2.当铺﹐押店。旧时以收取衣物等动产作质押﹐通过放款进行高利贷剥削的店铺。 3.典雅允当。国语辞典注音 ㄉㄧㄢˇ ㄉㄤˋ  拼音 diǎn dàng1. 以物品質押貸款。▶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若到官司使鈔時,則除典當了閒文字。」或作「典錢」、「典質」、「典押」、「典鬻」、「質典」、「質押」。2. 當鋪。▶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他四十年前,在泗州同人合本開典當。」

词典名字:

典当

词典发音:

diǎn dàng

国语辞典

典当 diǎndàng

(1) [mortgage;pawn] 典和当,以财产作低押借钱

(2) [pawnshop]

(3) 当铺

基本解释

典当[ diǎn dàng ]

⒈  以物品质押贷款。元·关汉卿也作「典钱」、「典质」、「典押」、「典鬻」、「质典」、「质押」。

《蝴蝶梦·第一折》:「若到官司使钞时,则除典当了闲文字。」

⒉  当铺。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他四十年前,在泗州同人合本开典当。」

引证解释

⒈  以物抵押换钱。

《后汉书·刘虞传》:“虞 所賚赏,典当 胡夷,瓚 数抄夺之。”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十:“可是三堂兄那时正失业,家里靠典当度日。”
魏巍 《壮行集·春天漫笔》:“生活穷得可怜,常常典当自己的衣服去做革命工作。”

⒉  当铺,押店。旧时以收取衣物等动产作质押,通过放款进行高利贷剥削的店铺。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张先生》:“近来业典当者最多 徽 人。”
鲁迅 《伪自由书·从盛宣怀说到有理的压迫》:“最近又在报上发见这么一段消息,大致是说:‘ 盛 氏家产早已奉命归还,如 苏州 之 留园,江阴、无锡 之典当等,正在办理发还手续。’”

⒊  典雅允当

陆云 《与平原书》:“张公 昔亦云兄新声多之不同也,典当,故为未及。”

⒋  犹主管。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密 开洛口仓散米,无防守典当者,又无文券,取之者随意多少。”
胡三省 注:“当,主当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典当 (金融术语)

  • 典当亦称“当铺”或“押店”。是旧中国以收取物品作抵押,发放高利贷的一种机构。中国历代典当名目繁多,有称“质库”、“解库”、“典铺”、“长生库”等等。我国最早的典当业出现于南北朝,最早有关典当的记载见于《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赉赏,典当胡夷。”旧时中国典当多以收取衣物等动产作为抵押品,按借款人提供的质押品价值打折扣,贷放现款,定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到期不能赎取,质押品由当铺没收,也有的典当可用不动产作质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