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接

词典解释

1.安抚接纳。 《后汉书·邓训传》:“ 乌桓 怨恨谋反,詔 训 将 黎阳营 兵屯 狐奴 ,以防其变。 训 抚接边民,为 幽部 所归。”《南齐书·州郡志上》:“十二年, 刘义庆 镇 寿春 ,后常为州治。抚接遐荒,扞御疆埸。”《新唐书·李叔明传》:“初, 东川 承兵盗,乡邑彫破, 叔明 治之二十年,抚接有方,华裔遂安。”

2.爱抚结纳。《晋书·慕容翰载记》:“善抚接,爱儒学,自士大夫至於卒伍,莫不乐而从之。”《周书·令狐整传》:“ 整 广布威恩,倾身抚接,数月之间,化洽州府。” 宋 王安石 《上宋相公书》:“阁下抚接顾待,久而加亲。”

词典名字:

抚接

词典发音:

fǔ jiē

国语辞典
1.安抚接纳。 2.爱抚结纳。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安抚接纳。 《后汉书·邓训传》:“乌桓 怨恨谋反,詔 训 将 黎阳营 兵屯 狐奴,以防其变。

训 抚接边民,为 幽部 所归。”
南齐书·州郡志上》:“十二年, 刘义庆 镇 寿春,后常为州治。抚接遐荒,扞御疆埸。”
《新唐书·李叔明传》:“初, 东川 承兵盗,乡邑彫破, 叔明 治之二十年,抚接有方,华裔遂安。”

⒉  爱抚结纳。

《晋书·慕容翰载记》:“善抚接,爱儒学,自士大夫至於卒伍,莫不乐而从之。”
《周书·令狐整传》:“整 广布威恩,倾身抚接,数月之间,化洽州府。”
宋 王安石 《上宋相公书》:“阁下抚接顾待,久而加亲。”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抚接

  • 抚接,指安抚接纳。《后汉书·邓训传》有记载;也指爱抚结纳。《晋书·慕容翰载记》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