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
词典解释:
1.头发披散
2.散开的头发
1.披散头发。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道中相逢多至数千人,或披髮徒跣,斩斫门关,逾墙入屋,或乘骑奔驰。”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见 伊川 之披髮,鸣 天山 而掛弓。”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姬韜容披髮,徒步相从。”
2.见“披髮左袵”。
3.谓出家为僧而未剃度。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和尚者,君少时尝披髮 广州 慧龙寺 ,故朋儕以此呼之。”
国语辞典
◎ 披发 pīfà
(1) [with dishevelled hair]∶头发披散
披发当风
(2) [a shock of hair]∶散开的头发
长长的披发
基本解释
披发[ pī fǎ ]
⒈ 头发散乱。也作「被发」。
引《三国演义·第一回》:「贼众皆披发,以黄巾抹额。」
⒉ 引申仪容不整,不受世俗礼教的约束。也作「被发」。
引证解释
⒈ 披散头发。
引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道中相逢多至数千人,或披髮徒跣,斩斫门关,逾墙入屋,或乘骑奔驰。”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见 伊川 之披髮,鸣 天山 而掛弓。”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姬韜容披髮,徒步相从。”
⒉ 见“披髮左袵”。
⒊ 谓出家为僧而未剃度。
引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和尚者,君少时尝披髮 广州 慧龙寺,故朋儕以此呼之。”
网络解释
披发
披发,指披散头发的样子或散开的头发。一般指头发达到肩部才算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