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大顶

词典解释: ná dà dǐng 1.技巧运动的一种。双手撑在地上或物体上,头朝下,两足向上竖起。国语辞典注音 ㄋㄚˊ ㄉㄚˋ ㄉㄧㄥˇ  拼音 ná dà dǐng一種武技。以兩手拄地,兩足向上豎起。或稱為「拿頂」、「倒立」。

词典名字:

拿大顶

词典发音:

ná dà dǐng

国语辞典

拿大顶 nádàdǐng

[handstand] 拿顶

基本解释

拿大顶[ ná dà dǐng ]

⒈  一种武技。以两手拄地,两足向上竖起。

引证解释

⒈  技巧运动的一种。双手撑在地上或物体上,头朝下,两足向上竖起。

肖凤 《豆芽菜和小松树》:“‘练出来的嘛。’他怪骄傲地说。‘练的?怎么练的?’‘拿大顶呀,翻双杠呀,还有爬树什么的。’”
省称“拿顶”、“拿鼎”。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又会拿顶,在城墙雉堞上,在城楼上,在高桅半空棋枓上,无地无处不可以身体倒竖,把手当成双脚,来支持很久的时间。”
吴祖光 《闯江湖》第一幕:“师父 张义亭 已经带着徒弟又是养子的 苦三 在练功了,师父自己在缓慢地活动腰腿, 苦三 在拿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拿大顶

  • 拿大顶, 技巧运动的一种。双手撑在地上或物体上,头朝下,两足向上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