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商

词典解释


鸦片战争前广州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即所谓“自由”商人。其中主要是英印商人,又称*港脚。散商初经营欧洲、印度、南洋等处同中国的杂货贸易,后主要经营棉花贸易,并从事鸦片、白银等走私,还代英美资本家推销制造品,拆放高利贷款并垄断中外汇兑。常以欺诈、贿赂、威胁手段,挟制和勾结中国商人和官吏,掠夺中国人民血汗,破坏中国的法令和主权,造成中外纠纷。
见“总商”。

词典名字:

散商

词典发音:

sàn shāng

国语辞典
1.指鸦片战争前广州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即所谓"自由"商人,又称"港脚"。 2.清代官府于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一二殷实商户为首领,称为总商,类似牙行行首,其余则称散商。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鸦片战争前 广州 的 英国 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即所谓“自由”商人,又称“港脚”。

魏源 《筹海篇》四:“西洋互市 广东 者十餘国,皆散商无公司,惟 英吉利 有之。”
清 魏源 《筹海篇》四:“散商者,各出己资,自运自集,利害皆一人独当之。”

⒉  清 代官府于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一二殷实商户为首领,称为总商,类似牙行行首,其余则称散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散商

  • 散商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àn shānɡ,意思是指鸦片战争前广州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