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

词典解释: dūn huáng shí kū 中国著名石窟。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等四区。一般指莫高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语辞典注音 ㄉㄨㄣ ㄏㄨㄤˊ ㄕˊ ㄎㄨ  拼音 dūn huáng shí kū地名。位於甘肅省敦煌縣鳴沙山,為中國的著名石窟,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被發現。石窟內滿繪壁畫和彩塑雕像,並藏有經典及珍貴的文獻資料。見「敦煌石室」條。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951页 第5卷 496

词典名字:

敦煌石窟

词典发音:

dūn huáng shí kū

国语辞典

敦煌石窟 Dūnhuáng Shíkū

[the Dunhuang Grottes] 在甘肃省是我国著名的石窟。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四窟。现存最早的窟是十六国北凉开凿的,以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继开凿,现存有 492 个窟

基本解释

敦煌石窟[ dūn huáng shí kū ]

⒈  地名。位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为中国的著名石窟,清光绪二十六年(西元1900)​被发现。石窟内满绘壁画和彩塑雕像,并藏有经典及珍贵的文献资料。参见「敦煌石室」条。

英语Dunhuang caves in Gansu, refers to Mogao caves 莫高石窟[Mo4 gao1 shi2 ku1]

引证解释

⒈  见“敦煌石室”。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敦煌石窟

  • 敦煌石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敦煌石窟是佛教的艺术宝库。
  • 一开始由突厥人建造的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
  • 在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
  • 最後,在维吾尔族人的祖先——回鹘人时期建造了最後最完整的壁画和石窟,并且重建了大部分佛教史迹画等等, 现在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